在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程機械技術非常落后,行業發展緩慢。直到1985年,當時的國家機械工業部專門成立了一個聯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辦公室,稱為“卡特彼勒技術辦公室”,組織國內12家企業參加,并出臺了一攬子引進計劃。這個當時國家的重點引進項目,實際上就是把獲得許可的成套技術分配給12家企業進行消化吸收,這些技術包括卡特彼勒的推土機、裝載機及關鍵零部件等技術。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并未像中國汽車業那樣靠普遍合資來謀求發展,它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道路。它的發展借助了外資的力量,但它并沒有完全依靠外資,它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研發和管理能力,無論是與外資合作或合資,始終堅守自己的品牌。
同諸多裝備制造業一樣,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全面發展也是從改革開放中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開始的,國外技術在整個行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促進作用是無法替代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沒有當初行業的開放,就沒有工程機械行業的今天,通過引進國外技術,行業在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雖然國外技術在行業成長中的貢獻率很高,但完全依靠國外是沒有前途的。工程機械行業從發展之初就注意對自有品牌的保護,到目前為止,中國工程機械類產品沒有完全打國外牌子的,也很少給國外做貼牌的。
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不走合資之路,單靠自身,中國的民族企業很難做大做強。但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工程機械企業都有一種強烈的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這些企業家身上都有一種強烈的不服輸精神。工程機械行業有一批執著、堅毅的企業家群體,我們遠比國外同行付出的多。我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要做得比外國人好。我們首先把外國品牌擠出去,然后再把中國的產品打到外國人的門口。取得今天的成績,靠的是自主知識產權,中國人并不是只有勞動力優勢。我們從不說自己不行。我們不是打價格牌,而是技術牌,是用自主創新的技術優勢搶占市場。